-
客服转化率上不去,主动性不足?4招定制完美的绩效考核方案
-
作者:赤兔小编
赤兔学院官方小编!很权威,有没有!
- [文章核心]客服绩效考核,更像是一个方向,一个指引客服团队努力的方向。
-
客服绩效考核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,经常被人问,绩效考核是什么样的一个定义。在我理解,客服绩效考核,更像是一个方向,一个指引客服团队努力的方向。而这个方向,跟店铺的目标,或者说跟希望达到的数据,又有所不同。
看似难理解,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。比如,你是客服团队管理者,你定了一个小目标,希望客服的平均响应时间做到20秒以内。这个20秒以内,其实应该是客服团队的目标,而不是客服团队努力的方向。
客服团队真正的方向,应该是,当客服团队努力做到平均响应时间20秒以内这个目标之后,能获得相应的激励。也就是说,在我的理解里,客服绩效考核,最核心的地方,应该是一套完美的客服绩效考核方案。
怎么样的客服绩效考核方案算完美?
客服绩效考核方案,往往充当着一个衔接的作用。对店铺,即方案制定者,是一个目标,比如希望客服团队能做到询单转化成功率48%以上,或者平均响应时间20秒以内,或者客服答问比在140%以上,等等。
简而言之,就是希望提升什么数据就考核什么指标。对客服,即方案执行者,是一个激励措施,通过方案可以明确一些事情,比如知道询单转化成功率做到多少,或者平均响应时间、客服答问比等数据,能做到多少,对应获得多少的奖金,这就足够了。
所以再回过头来想一下,一套完美的客服绩效考核方案,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呢?
1
合适的客服考核指标
关于选择哪些客服指标来进行考核这块,一般来说可以遵循一个原则:希望提升什么数据项,就考核什么客服指标。当然,这里也有些店铺会走入误区,就是会引入比较多的指标,出发点是好的,希望客服把尽量多的数据项都做好。
但常言道,当希望把所有事情都一起做好的时候,往往都做不好。既然是定方向,总该有侧重点,比如某一段时间里,重点做好哪个或者哪些数据项,则考核这个或者这些客服指标即可。
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关于选择客服考核指标的量的问题,这边给的建议,是宜少不宜多,分批次分周期考核,附带单独考核的方式。
2
合理的指标标准值
关于指标标准值的设置,这里涉及到一个平衡点的问题。
比如,询单转化成功率这个指标的考核标准值的设置,从店铺即方案制定者来说,自然希望越高越好,因为做的越高,对店铺的价值也就越大,而从客服团队即方案执行者来说,自然希望越低越好,因为越低就越容易达到,也就越容易拿到该考核项的激励奖金。
所以,该如何去做好这个平衡点,是需要进行考量的。设置低了,对考核没有多大的意义,设置高了,客服努力不努力都做不到,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。所以,还是得回归的原点,从客服考核的目的出发,是为了提升客服数据而考核。也就是说,我通过每次考核,最终达到的结果,在数据上能相比上一期有所提升,即达到了考核的目的。
给一个关于指标标准值设置方面的建议,比如询单转化成功率这个指标,可以尝试设置5个以上的区间,对客服团队进行一个单项指标数据排序,第一个区间标准值为上一期的第一名客服所在数值,也表明定的满分标准值是有客服达到过的,只要努力都能做到,而最后一个区间标准值可设置该项指标一半分值,数值可设客服数值排序中相对较弱的那个数值。
举个例子,比如店铺有6个客服,我对询单转化成功率做个排序,从高到低分别为54%、51%、50%、46%、45%、41%;根据这些数值,我们再去设置标准值区间,满分值可以设置低于54%,比如53%,给予客服信心,只要努力就可以拿到该项考核指标的满额奖金,因为已经有客服实现过,一半分值可以设置40%左右,给出的信号是,中规中矩我也会保你一半的奖金。
中间3个区间,可以在40%到53%之间设置,比如增加50%、47%、44%,就完成了。设置这些标准值区间,目的是让每一个客服,都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位置的同时,也能真切感觉到,再努力一点,就可以拿到上一个层级的奖金激励。
3
算得出的数据效益
我平时有给一些店铺做客服团队管理顾问,也是一个比较喜欢帮助商家客服团队算账的人。客服在工作过程中,产生的很多数据,其实是可以直接展示出效益的,如果相比往常的数据,就可以展示出,客服通过努力额外产出的效益了。
这边提供一个简易公式:客服销售额=客服售前询单人数*询单转化率成功率*客服客单价。
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,客服销售额,跟询单转化成功率和客服客单价,是正相关的,也就是当客服通过努力提升销售技能,在客服售前询单人数不变的情况下,是可以帮助店铺产生算得出的价值的。
4
看得见的客服奖金
一套完美的客服绩效考核方案,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点,其实就是看得见的客服奖金。
之前我帮助不少商家参考考核方案,有些方案看似完美,实则不然。因为方案终究不是给老板看的,而是给客服团队去执行的。而客服,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工种,只需要给一个明确的方向,然后去努力。
很多时候,我们与其教客服团队如何去做好,不如告诉客服团队为什么要做好,比如,做好了有相应的激励奖金,这就够了。
回到考核方式。
这里和大家分析三种比较常见的客服绩效考核方式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第一种,关于排名的考核方式。
这应该是目前最常被用到的客服绩效考核方式了,因为数据是不会骗人的,不管哪项指标,我通过数据排序,一目了然就知道了,哪个客服做得好,哪个客服做的不好。我在线下跟不少商家接触,聊到这方面的时候,大都坚定不移的有用这种方式对客服团队进行考核,甚至在薪资架构中,占据比较大的分量。
比如有些店铺规模大,客服团队成熟的商家,在考核客服指标的时候,会以客服团队的数据均值为中心点,然后超出多少百分比的方式来设置标准值区间。其实这也是一种排名考核方式的另一种呈现。
这种方式其实有个比较大的弊端,经常被人遗漏或者忽略。
给大家做一个场景分析。
比如一个客服团队6个人,然后做了个询单转化成功率指标的排名考核,按照排名分别给600到100的奖金,即第一名600元,第二名500元,依次类推。这种考核场景,其实还挺常见的,我估摸着看到这篇分享的一些商家,也有做类似的考核方式。但我在这里还是比较果断的建议,尽量不要做这种考核方式。
原因其实很简单,比如我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客服,询单转化成功率我通常都能做到团队第一名,每期考核我都能拿到比较高的奖金,你觉得我会去帮助团队其他客服人员吗?恰恰相反,我应该巴不得希望他们都做的不好,他们做的越差,我应该越开心。而作为团队管理者,我们所希望的,应该是客服团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,共同进步。
所以,指标数据排名考核方式,不可以作为客服薪资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只能作为辅助考核来进行。
当然,客服指标数据排名考核方式,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作用。
1、短期内快速提升某项数据指标;
分享一个案例。
之前有个小伙伴一直苦于客服平均响应时间很慢,维持在60秒之上,用了各种办法均难以奏效,听过我的建议后,对该指标单项排名考核,排第一名额外奖励800元,一个月后,这个小伙伴截图数据给我看成果,客服团队平均响应时间均值为12秒,最快的为8秒。
不说这种案例是否值得借鉴的问题,从短期内快速提升数据指标的目的来看,已经实现了。
2、确定最终考核指标的标准值;
这个在前面也有所提到,关于如何确定客服考核指标的标准值方面。很多人会问我,如何去定客服考核指标的标准值,我通常会建议,参考店铺客服团队的该项指标的历史数值,再结合数据提升的考核目的,进行设置多个标准值区间。
但是,如果没有历史数值可参考,或者说历史数值不值得参考的时候呢,这边还有一种很有用的方法,就是通过排名考核来最终确定考核指标的标准值。
举个例子,比如询单转化成功率这个指标。
当你准备考核这项指标,但又不知道满分值应该设置60%还是30%的时候,不妨先来一次单项指标排名考核。啥数值都不设定,直接来个排名前列的分别多少奖金,做完一期考核之后再回头看,顿然发现,所有客服的潜力值已经被挖掘出来了。这个时候再去定标准值进行考核,就简单多了。
也就是说,可以先通过排名考核的方式,来挖掘某项指标客服团队的潜力,再用到达标考核中去。
第二种,关于分组PK的考核方式。
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客服团队绩效考核方式。我平时在跟一些商家朋友交流的时候,会比较建议他们把这种考核方式给用起来。这种考核方式对客服团队人数要求其实没那么严格,4个6个8个,其实都可以。在给一些商家客服团队管理当顾问的过程中,我往往会建议他们以一种趣味性的方式加入这种考核方式。
这边举个例子,方便大家理解。
比如6个客服人员的团队,随机3人一组分2组,一周一期的考核,只考核某一项数值,比如平均响应时间,或者客服推荐成功率。然后在一个考核周期结束后,查看两个分组的该项数值的平均值。做得好的一组,自然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。这里的奖励,其实也有所讲究。
更愿意这里的奖励,偏离奖金这块,比如可以以饭局,KTV局的方式来进行奖励。试想,每周一次,做得好的一组可以出去吃饭唱歌拍照炫耀,做的不好的一组留守值班,想逆袭只能期待下次做得更好超过他们,也不失为一种团队内部竞争。
再一个原因,在前面我们分析排名考核方式的时候,聊到因为奖励的原因,做得好的客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,是不会去帮助其他客服做好某项指标的,但在分组PK中,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。
做得好的有方法的客服,会去指点所在分组里的其他客服如何做好该项指标,而做的不好的客服,也会更加的努力以免拖同组的后腿。从这方面考虑,又实现了客服团队内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一个目的。
而分组这块,建议2-4期重新随机分组,不按照好坏优劣或个人喜好分组,可按抽签的方式。趣味性绩效考核,就索性趣味性到底。
第三种,关于加入客服薪资架构中的综合考核方式。
一直以来,大多数商家的客服薪资架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基本工资+业绩提成+绩效奖金,三个部分构成。
基本工资这里略过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与这里的大主题关系不大。
关于业绩提成和绩效奖金这块,最主要的问题,应该是孰轻孰重的问题。业绩提成在客服薪资中所含的分量,由来已久,根深蒂固。比如我所知道的不少商家,客服的薪资架构就是基本工资+业绩提成,而绩效奖金只作为很小的一部分,充当辅助的作用,比如我所知道的不少客服团队,相互交流的时候更多的会聊谁谁谁家的业绩提成点是多少。
先谈一个比较大的误区,就是询问业绩提成点的问题,这里给个石锤,相互比较或者询问业绩提成点,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情。
然后再看业绩提成和绩效奖金这两个薪资架构组成部分,孰轻孰重的问题。还记得大概四五年前,一群做电商的朋友在交流这个话题的时候,有提到一个观点。
“客服团队成长期,可以重提成轻绩效,而客服团队成熟期,可以重绩效轻提成,但最终还是应该重绩效轻提成。”这个观点在这里,也一起分享给大家。
很多商家目前还一直处于在管理客服团队过程中,以业绩提成为主来给客服团队计算薪资,我一直尝试去帮助这些商家转变这方面的观点。这里继续用一个场景来帮助大家去理解这其中的利害关系。
客服销售额跟客服售前接待人数、客服询单转化成功率、客服客单价三个因素成正相关关系,也就是说,作为客服人员,我可以通过提升这三个因素中的任意一个,都可以实现提升客服销售额的目的。然后我们再看客服售前接待人数这个因素,根据当前的分流规则,是否有办法可以快速提升该项数据呢?
答案是有办法的。
在牺牲店铺接待资源,如果无需认真而快速接待完每一个呼入进来的顾客的情况下,这个客服所能分流到的售前接待人数,肯定是比认真接待的客服多的。
所以这里又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我之前碰到的一些朋友的疑问,说他们店铺的有些客服的询单转化成功率做的比另一些客服好很多,但最终的客服销售额相差无几。那是因为,询单转化成功率做的不好的客服,通过浪费更多的店铺接待资源,从而在客服销售额上追上了优秀的客服。
那,一个正常的客服薪资架构里,客服绩效考核奖金的占比,大概多少比较合理呢?
个人给的建议是,基本工资这块,自己根据公司的情况来掌控,而业绩提成跟绩效激励这两块,可从3比2到1比1再到2比3来进行过渡,大致方向这样,应该还好理解的。
而关于考核哪些客服指标,如何设置客服指标标准值和分值,等等,前文有大致提到,这里就重复细说了。
两杯咖啡下去,洋洋洒洒竟写了近5千字不带图片,估计看着也乏也累。这次分享就先到这里告一段落,当然希望大家花了时间精力阅读之后,能有所收获,有所领悟。因为相比手把手教一个人如何设置客服绩效考核方案,我更在意的是,能给给大家一些思维上的启发。如各位朋友有不同的见解看法,可随时与我交流哦。
最后分享一个客服绩效考核模板给大家。
-
除注明转载文章外,转载本篇文章请注明出自赤兔学院。
- 标签:
- 推荐文章